庆阳苹果
庆阳苹果,甘肃省庆阳市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庆阳苹果是蕴涵陇东黄土高原独特风情的金秋佳果,产于中国优质苹果栽培的最佳优生带,气候条件完全符合农业部优势苹果生产的七项生态指标。盛产的红富士、华冠、皇家嘎拉、红将军等苹果果面洁净、果形端庄典雅,色泽鲜艳靓丽;果肉硬度适宜,酸甜适中,营养丰富;食之脆甜爽口,香味浓郁;耐藏性好,品质优异,绿色有机,是鲜食、加工、储藏的上佳品种。
产业布局
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,土层深厚,气候温和,雨量适中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非常适宜于苹果等果树生产,群众素有在庄前屋后栽植果树的习惯。2001年,庆阳苹果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00个无公害农产品(种植业·水果)生产示范基地县。2013年,庆阳苹果栽植面积达到118万亩,年产苹果50多万吨,苹果加工企业5家,年加工能力5万吨,苹果贮藏企业34家,年贮藏能力30多万吨。
历史
在1931年编写而成的《庆阳县志》上,就有关于苹果的记载和描述:"苹果:落叶亚乔木,杆高丈余,叶椭圆,锯齿甚细,春开淡红花,实圆略扁,径二寸许,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。夏秋之交成熟,味甘松。"这说明,民国初年,在庆阳就有了苹果的栽植。又据1990年出版的《庆阳县志》载:1952年,县政府在马岭王湾子和庆城南门各建园艺场一处,起初以育苗为主,后转为果品生产。1953年秋,地区水保站在西峰东湖建成园艺场1处,面积230亩,以栽植苹果为主。1955年,建成李家寺蚕桑站,面积330亩,起初栽植桑树,后以栽培苹果为主。以上是国家投资、大面积搞苹果生产之始。“九五”(1996年—2000年)开始,庆阳将苹果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重点进行开发。九五期间,苹果面积接近10万亩,主要集中在南部塬区的赤城、白马、驿马、高楼、熊家庙、安家寺等11个乡镇,挂果面积5万多亩,苹果产量5500万千克,占果品总产量的68%,销售收入1.3亿元,人均300多元。2002年和2003年,庆阳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"中国·庆阳·赤诚苹果节"。通过苹果精品展销、专家座谈、果品鉴评、果园观光、地方名优产品展销、商贸交流等一系列活动,提高了庆城县苹果的知名度。2005年,申请注册了“赤诚”牌无公害苹果商标,一些乡镇已经成立了果业协会,果晶生产逐步走向组织化、规模化。
地域范围
庆阳苹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、肖金镇、什社乡、显胜乡、温泉乡、后官寨乡,庆城县南庄乡、三十里铺镇、马岭镇、玄马乡、庆城镇、蔡庙乡、驿马镇、赤城乡、白马铺乡、桐川乡、高楼乡,宁县湘乐镇、新宁镇、平子镇、早胜镇、和盛镇、新庄镇、米桥乡、良平乡、中村乡、太昌乡、焦村乡、南义乡、瓦斜乡、盘克乡、春荣乡,正宁县三嘉乡、山河镇、榆林子镇、宫河镇、永和镇、西坡乡、五顷塬回族乡、永正乡、湫头乡、周家乡,合水县太莪乡、板桥乡、老城镇、西华池镇、吉岘乡、何家畔乡、店子乡、段家集乡、肖咀乡,镇原县城关镇、南川乡、郭原乡、庙渠乡、开边乡、屯字镇、上肖乡、新集乡、太平镇、临泾乡、孟坝镇、中原乡、平泉镇、新城乡,华池县怀安乡、五蛟乡、上里塬乡、王咀乡、柔远镇、悦乐镇、城壕乡,环县环城镇、木钵乡、曲子镇、合道乡、天池乡、樊家川乡、八蛛乡现辖行政区域。
-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7.2元/公斤
- 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元/公斤
- 北京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6.5元/公斤
-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.75元/公斤
- 北京顺鑫石门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8.3元/公斤